《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八日隶书。”《汉书·艺文 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A. 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 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C. 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D. 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颂下列哪位诗人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题文)“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细绢)帛者谓之为纸。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
A. 蔡伦为造纸术的工艺改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B. 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 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 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 “理”与“气”的地位 B. 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 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 提倡经世致用 B. 主张“知行合一”
C. 颠覆了理学传统 D. 宣扬人伦即天理
思想家茹兆光先生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