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2008年,中国网《孔子的十种形象》

材料二西汉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十分重要的时期。有关古代长沙教育的最早记载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西汉的建立,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和思想禁锢的时代,“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文礼……于是喟然叹兴于学’,文化教育开始从沉闷肃杀的氛围中走出来……在文化教育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还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人人必修……。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

    ——长沙文史网《西汉儒家教育与官学模式的确立》

材料三黄宗羲提出了国家的人才必须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校要肩负起为国育才的重任。他设想的学校体系有国家的最高学府一太学、地方的郡县学、乡村的小学,还有私立的学院。受教育的对象既有王公贵族的子女,还有黎民百姓的子女。黄宗羲认为学校还应是政府监督机构,他意图赋予学校议政的功用,使学校成为监察机关。他的理想中的学校是国人的代表机构,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以天子为代表的政府进行对话的检察机构。这种对话不是一种对立,而是通过议政来起到限制君权的作用,从而实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一摘自高维英《论黄宗羲的民主教育思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黄宗羲设想的学校有何特点。

 

(1)贡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原因:①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②诸侯争霸,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 (2)特点:①教科书:以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②教官:五经博士。⑧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④地方教育系统:郡县设立学校。 影响:①提高儒学地位,使其逐渐独尊;②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⑧逐渐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①既是教育机构,又具有政治功能;②学校教育体系完备,受教育对象广泛;⑧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具有议政功用。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私学教育的鼻祖”的信息和所学从办学模式以及影响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儒家思想主张以及百家争鸣和诸侯争霸特殊环境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的信息从教育机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官设置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汉代儒学地位提高以及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等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三“受教育的对象既有王公贵族的子女,还有黎民百姓的子女”“黄宗羲认为学校还应是政府监督机构,他意图赋予学校议政的功用,使学校成为监察机关”的信息从学校政治功能、教育对象以及议政功用等角度归纳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A. 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 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 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查看答案

1846年9月23日,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中第八颗行星海王星,它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它

A. 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 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D. 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查看答案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契约论

C. 自由平等说

D. 天赋人权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