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 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
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
B. 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理念
C. 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
D. 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扩大影响
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 佛教、道教逐渐融合为一体
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明代理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B. 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C. 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 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汉代中医著作《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这反映了汉宋中医
A. 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B. 深受主流思想影晌
C. 具有强烈迷信色彩
D. 主要关注人的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