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孕含着的许多治国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儒家思想孕含着的许多治国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主张作出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为了防止“无善治”所提出的举措。

 

 

(1)理念:德治(为政以德);礼治。 理由:用政令法律和刑罚治理国家有局限。 (2)观点: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评价: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缓和矛盾。(言之有理都可给分) (3)原因:废除丞相;君主专制。 措施:设置宰相;以“天下之法”代“皇帝一家之法”。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可从德治、礼治方面概括治国理念即可。关于理由,根据材料一“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可从政令法律、刑罚治国存在局限方面思考作答。 (2)关于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等信息即可概括主张。关于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神化君权、限制君权方面思考作答。 (3)根据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即可从废丞相的角度回答明朝无“善治”的原因。关于举措,根据材料三“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黄宗羲提出设置宰相、用公法取代私法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主要成就是

A. 发明电视

B. 发明电影

C. 绘画

D. 雕塑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进化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其意是指

A. 进化论的提出发展了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B. 进化论的提出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C. 进化论的提出将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D. 进化论的提出在思想界和宗教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查看答案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

D. 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查看答案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A.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 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 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查看答案

马克走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的近代科学

B. 推动了人们理性认识的发展

C.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D. 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