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缵、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孕含着的许多治国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主张作出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为了防止“无善治”所提出的举措。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主要成就是
A. 发明电视
B. 发明电影
C. 绘画
D. 雕塑
有学者评论进化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其意是指
A. 进化论的提出发展了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B. 进化论的提出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C. 进化论的提出将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D. 进化论的提出在思想界和宗教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
D. 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A.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 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 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