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 继承了秦国王位 B....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 继承了秦国王位

B.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 灭六国统一天下

D. 修建万里长城

 

C 【解析】 秦王结束了东周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统一了六国,自认为是“德高三皇,功过五帝”,C正确;秦王不是继承王位称为材料中赞誉,A错误;推行郡县制属于管理地方措施,B错误;修建万里长城属于巩固统一措施,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整肃吏治、防治贪腐是历代王朝都很关注的问题,为此均会设置专门的机构。下列官职中,直接履行该使命的是

A. 秦朝的郡守

B. 汉朝的刺史

C. 宋朝的参知政事

D. 明朝的内阁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A. 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 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 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 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查看答案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缵、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孕含着的许多治国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主张作出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为了防止“无善治”所提出的举措。

 

 

查看答案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主要成就是

A. 发明电视

B. 发明电影

C. 绘画

D. 雕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