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容易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局的局面

B. 科举制能为统治者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C. 科举制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流动

D. 科举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A 【解析】从材料“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中可以看出,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之人和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查看答案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B. 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    

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               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

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               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

 

查看答案

“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 继承了秦国王位

B.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 灭六国统一天下

D. 修建万里长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