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设置十三部刺史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中央权力
D. 明太祖设置内阁限制宰相权力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 《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康熙帝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 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B. 选拔官员的方式上
C. 经济政策的制定上
D.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下列措施,属于秦朝首创的是
A. 分封诸侯
B. 设立郡县
C. 设置提点刑狱司
D. 采用“皇帝”称号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职位,但又导致繁杂事务集于一身的烦 恼。为解决这一烦恼,明成祖设立了什么机构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A. 殿阁大学士 B. 刺史 C. 参知政事 D. 内阁
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