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
A. 证明皇位正统
B. 体现皇权独尊
C. 保证皇位世袭
D. 震慑割据篡权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设置十三部刺史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中央权力
D. 明太祖设置内阁限制宰相权力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 《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康熙帝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 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B. 选拔官员的方式上
C. 经济政策的制定上
D.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下列措施,属于秦朝首创的是
A. 分封诸侯
B. 设立郡县
C. 设置提点刑狱司
D. 采用“皇帝”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