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保路运动 D. 辛亥革命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B. 俄国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 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 俄德法三国利害关系不一
1840~1860年英国连续两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A. 资本主义的本质
B. 资本主义制度
C. 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 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 学习西方技术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日,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