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 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

B. 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 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

D. 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C 【解析】 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宋朝的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故答案为C项。秦朝的丞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朝中书令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排除A项;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唐朝的节度使是拥有军权和行政权的地方长官,排除B项;宋朝的枢密使掌握军权,明朝的殿阁大学士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哈佛中国史》记载:“晚唐时期,69%的高官要么出身于世家大族,要么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到北宋时期,这个数字只有19%。”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 科举制度的完善

B. 平民地位的提高

C. 文官政治的形成

D. 社会结构的变迁

 

查看答案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查看答案

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依靠

A. 战事立功

B. 门第出身

C. 才学品德

D. 皇亲国戚

 

查看答案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查看答案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 列侯献酹金的金子有问题

B. 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 汉武帝贪财暴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