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阶段 演变 秦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阶段

演变

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汉朝

①②③

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建立禁军

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

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两对矛盾?其发展趋势如何?

材料二  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概括其特点。

 

 

(1)汉:①设立中朝,削弱相权②实行推恩令,监察地方③设置刺史,监察地方④酎金夺爵,加强控制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 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民主政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在地方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酎金夺爵加强控制;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问,“两对矛盾”,指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发展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第(3)问,“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信息“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得出民主政治。“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查看答案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标志着古罗马时期法律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是

A. 《十二铜表法》

B. 阿奎里亚法

C. 《卡拉卡拉敕令》

D. 查士丁尼法典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宣判之后才可以称为罪犯。这一规定

A. 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 体现出罗马法追求执法程序的正义

C. 确保了罗马境内全体居民权利平等

D. 表明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