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 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A 【解析】 材料叙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的旨意,故A项正确。内阁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也不能正式统领六部,故B和D项错误。内阁是丞相制度被废除之后产生,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 秦丞相府

B. 唐尚书省

C. 元中书省

D. 清军机处

 

查看答案

(题文)《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新唐书》载:藩镇拥重,独霸一方,“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上述材料说明

①藩镇掌握了用人权,控制了辖区内的赋税收入

②藩镇拥兵自重,中央难以控制

A. ①正确,②错误

B. ①错误,②正确

C. ①②皆错误

D. ①②皆正确

 

查看答案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查看答案

时下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按察司

C.尚书省

D.通判

 

查看答案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

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