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钱穆把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 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 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A 【解析】 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中书省,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A项。行省是地方管理机构,排除B项;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不是“最准确”的理解,排除;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共同策略是

A. 分割宰相的权力    B.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设政事堂提高办公效率

 

查看答案

(题文)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在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

A. 《趣谈周公与宗法制》

B. 《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

C.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明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查看答案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指

A.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B. 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

C. 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

D. 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历史》

(1)材料一中的“封建”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