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

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 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

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 历史研究不会形成统一的结论

D. 军机处的设置具有随意性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军机处逐渐演变,不同的史学家对于它演变发展的认知有差别,故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A项正确。中国君主集权在明清一步步走向顶峰,过程并不艰难,排除B。严谨的历史研究是可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排除C。军机处设置是为了用兵西北,内容保密,并非随意性设置,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帝尝召缙等日:“尔七人朝夕侍左右,朕嘉尔勤慎……因各赐五品服。”又以立春目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埒(等同),缙等入谢,帝日:“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稗益不在尚书下也。”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说法正确的是

A. 材料中的两个“帝”是指明太祖

B. 内阁官员与六部尚书地位相等

C. 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重要机构

D. 内阁代替皇帝处理机密的重要事务

 

查看答案

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划一,则不敢结党矣。”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A.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 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题文)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A. 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 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 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 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查看答案

宰辅是指帝王的辅政大臣,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A. 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三省六部制中朝制

B.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

C. 二府三司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中朝制

D. 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