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农耕经济的领先

B. 自然经济的解体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重农抑商的风气

 

D 【解析】由材料“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可知轻视商业发展,“ 设计使其安守家园”表明重视农业生活的稳定性,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重农抑商风气,故D项正确。“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体现了农耕经济的领先,但仅是部分材料的结论,故排除A项。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招统计.唐代360名宰相中有132人出身士族,占唐代宰相总数的35.8%;崔、卢、李、郑、王等五大士族在唐代共出宰相83人占唐代宰相总数的22.5%.这反映出唐代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查看答案

公元前300年,古罗马公布的给予公民就任何官方作出的判决具有上诉的权利,同时期的另一个措施是要求半数的祭司团成员为平民。这些举措

A. 体现出罗马法律普遍公正性

B. 表明祭司在当时具有法律特权

C. 重视维护罗马公民的权益

D. 一定程度上削弱祭司的司法权

 

查看答案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B. 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 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 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查看答案

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下列选项中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观点的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C. “越名教而任自然”

D.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查看答案

《诗经·幽风》之《七月》全面细致地描写了一年四季之中凡耕田、养织、狩猎、祭祀等各种物候农事活动。学者方玉润说:诗歌吟咏的是一种体现生活之趣的农耕生活,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另一学者蒋立甫认为: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三千年前奴隶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阶级矛盾。对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 《诗经》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

B. 《风》是研究西周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重要资料

C. 历史认识和历史结论受史观的制约具有主观性

D. 后一学者的观点更能体现史学研究的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