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该材料描述的是
A. 耧车 B. 曲辕犁 C. 翻车 D. 花楼机
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务授试以职”。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样做法表明当时
A. 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 B. 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广泛推行
C. 国家注重所察举官员的素质 D. 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
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 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 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 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 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 职能 |
奉常 |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
典客 |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宗正 | 皇室事务 |
治粟内史 | 国家财政 |
少府 | 皇室财政 |
A.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B.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度
B. 设立丞相
C. 设立御史大夫
D. 设立太尉
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 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 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 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