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

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

A. 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    B. 大一统王朝的权威加强

C. 谥号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D. 统治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

 

D 【解析】 根据“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废贬给予的称号”可知,谥号不是贵族享有的特权,故A选项错误;根据“西汉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可知,材料没有体现是大一统王朝权威加强的汉武帝时期,故B选项错误;根据“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废贬给予的称号”可知,谥号不具有舆论监督作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崇尚儒家思想,重视孝道,因此,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统治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选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 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C. 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查看答案

(题文)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

A. 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    B. 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 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    D. 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

 

查看答案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早。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其实是农业文明时代全球化的贸易体系,是古代中国、中亚、西亚之间,以及通过地中海(包括沿岸陆路)连接欧洲和北非的交通线的总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丝路考古发现的尼雅遗址墓地中出土了不少汉代朝廷赏赐给当地首领的丝绸,这些丝绸最可能出自何种手工业经营形态?汉代在冶金机械工程方面有何重大发明?

(2)丝绸之路最兴盛之际,也是中国最昌盛之时。汉唐时期经济中心以黄河流域为主,所以沙漠丝绸之路兴盛;唐宋及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变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请列举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重要商业城市。

(3)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被遗弃的对外政策因素有哪些?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