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
A. 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 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
C. 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
D.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下表为《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时期的部分侍中(皇帝亲信、近臣)。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姓名 | 本官 | 身份 |
卫长君 |
| 外戚 |
卫青 | 建章监、大中大夫、大将军 | 外戚、功臣 |
霍去病 | 骠骑将军 | 外戚、功臣 |
霍光 | 奉都将军、光禄大夫、大将军、大司马 | 重臣、外戚 |
金日磾 | 驸马都尉、车骑将军、光禄大夫 | 功臣 |
A. 实现大臣间权力制衡
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君主专制有所强化
D. 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这说明当时
A. 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
B. 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
C. 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
D. 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14个世纪里,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用以造福人类的技术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这一问题随后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但至今仍然难以有定论。
——摘编自邵军鹕《从“李约瑟难题”到文化自信》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