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

(题文)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

A. 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

B. 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

C. 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

D. 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

 

C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一方面是议会要求限制王权,另一方面还包括资产阶级信仰新教和国王信仰的天主教之间的斗争,因此材料中的规定说明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仍在延续,故答案为C项。这种宗教领域的斗争本来就在资产阶级革命之中,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排除B项;议会掌握对法官的任免权,而不是司法权,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25阿斯的罚金。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

A. 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

B. 罗马法应时而发展

C. 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

D.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查看答案

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

A. 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 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

C. 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

D.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查看答案

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查看答案

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为《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时期的部分侍中(皇帝亲信、近臣)。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姓名

本官

身份

卫长君

 

外戚

卫青

建章监、大中大夫、大将军

外戚、功臣

霍去病

骠骑将军

外戚、功臣

霍光

奉都将军、光禄大夫、大将军、大司马

重臣、外戚

金日磾

驸马都尉、车骑将军、光禄大夫

功臣

 

 

A. 实现大臣间权力制衡

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君主专制有所强化

D. 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