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关于冷战史研究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主要学派 观点...

下表是关于冷战史研究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主要学派

观点

“正统学派”

强调冷战起源于苏联的扩张,迫使美国放弃大国合作的政策,转而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合理行动。

“修正学派”

坚持美国在冷战起源中的责任,美国以“贸易自由”为突出特点的经济帝国主义,使得苏联不得不采取防御性的措施,将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之中。

“后修正学派”

特别关注地缘政治和均势的重要性,重点探讨分别以美苏为首所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帝国”及其对战后国际体系演变的意义。

“新冷战史”

依据多国档案,从多边视角出发,尝试利用新的理论,重新解释冷战的起源。

 

 

A. 观点不一反映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

B. 新冷战史的研究方式最为合理准确

C. 各种学派迭出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D. 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A 【解析】 材料“正统学派”“修正学派”“后修正学派”“新冷战史”对“冷战”的认识不同,得出观点不一,这说明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最为合理准确”;各种学派的研究,有利于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后修正学派”没有体现出冷战起源,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学校数发展趋势

从图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 有利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B. 我国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C. 教育与救国相结合的特点    D. 发展中等教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查看答案

1928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1929年修改为《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又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该法律得到广大群众积极拥护,农民踊跃参军支持革命。土地法的不断变化发展表明

A. 必须根据主要矛盾变迁调整法制战略

B. 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达到最高度

C. 标志着中国苏维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D. 这些法律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

 

查看答案

1906年,袁世凯尖锐批评担忧地方自治搞不起来的观点时说“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民智虽甚幼稚,然不引其端,则亦终无大开之日;不行投票公举,则何以别于向来之村正?不限制投票权与被选权,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袁世凯此观点的真实意图是

A. 倡导民主意识

B. 扩大自身权力

C. 反对政府改革

D. 打压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A. 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 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 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查看答案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 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