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的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唐代的沉船,并命名为“黑石...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的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唐代的沉船,并命名为“黑石号”中发现了如右图所示的瓷器,上面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的题记。据此推断不合理的是

A. 该瓷碗上的题记采用的可能是釉下彩绘技术

B. 唐代瓷器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

C. “湖南道草市”字体盛行于汉末

D. 唐代私营手工业主已经具有一定的营销意识

 

C 【解析】 “湖南道草市”字体属于行书,一般认为自晋朝开始盛行行书。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魏晋时期已出现釉下彩绘技术;西汉时期已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唐代私营手工业主已经具有一定的营销意识。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该思想家还提倡

A. 事异则备变

B. 无为而治

C. 仁政

D. 制天命而用之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建国”在性质上总是与“分贰宗”相一致的。不管是封同姓诸侯或者异姓诸侯,均为周宗族的分宗。这反映了

①西周分封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②诸侯之间的等级相同

③周王通过分封直接管理地方

④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标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 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宸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

——摘编自同礼《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的一个侧面是社会对变动的适应力。仅只有变动并不足以促成现代化,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变动可以改造社会,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它也可以摧毁社会,使之成为一堆废墟。“变”不一定是好事,只有对变动的迅速适应,才体现社会的生命力。因此,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变动的速度,也取决于社会对变动的适应能力。变动和适应间的平衡机制,是现代化过程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

——摘编自钱乘旦《变动与适应》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法律领域的巨大变化很容易被忽视。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

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同时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法》,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的1927年到1946年,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

——摘编自(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