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中国的商人群体兴起了营造“民间故宫”热潮,其中的代表有晋商的王家大院、徽商的承志堂。承志堂屋内有大小“天井”9间、7处楼层、60余间厅堂,林林总总,想到的几乎都有,但是内外、主次、尊卑、大小、虚实、繁简,依然有序,有条不紊。承志堂采用中轴线通过前院花坛平移的手法,使二门错位,从而避免了视线的一览无余。进入大院后,目光所触,尽是木雕镂空门窗。而步入厅堂,举目环顾,上下左右,尽是木雕。
——摘编自单德启《安徽民居》等
材料二: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阅兵仪式,这支队伍穿过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然后出德胜门向北行进。……1945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的,这是侵华日军16场投降仪式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中国第十一战区考虑了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同时结合国民观礼的需要,决定取消原定于中南海怀仁堂内的受降计划,地点改为故宫太和殿。
——摘编自《北平抗战实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承志堂位于哪一皖南古村落,并说明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的主要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建筑装饰的角度说明“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这一结论。1945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为何改在太和殿举行?
近代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对于《凡尔赛和约》,当时的法国人评价道:“①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②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的性质,并选择材料二中的一个观点加以阐述。(仅选择不阐述不得分)
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地、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据人民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内涵及其对世界市场的作用。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意义。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老窖。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6分)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10分)
历史是一门关乎时间和空间的学问,历史事件总是发生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观察右图,对图中标识的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标注正确的是
A. ①——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院
B. ②——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重修卫城
C. ③——德国法西斯建造的“人间屠宰场”
D. ④——拿破仑与反法联盟进行莱比锡会战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