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据此判断“他们”是
A. 内朝成员
B. 三省长官
C. 通判
D. 参知政事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恩泽贵族
B. 削弱王国势力
C. 增加税收
D. 实现民族交融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A. 创立皇帝制度
B. 设三公九卿制度
C. 推行郡县制度
D. 设立内朝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
A.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B. 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
C. 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D. 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