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郡县制的推行

B. 科举制的设置

C.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了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内容。由材料内容可知,琅琊王氏累世为官,甚至白痴也可以出任高官,家族门第成为授官的依据,由此可知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是九品中正制,AD不是选官制度,与题意无关,B项的授官依据是考试成绩,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据此判断“他们”是

A. 内朝成员

B. 三省长官

C. 通判

D. 参知政事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恩泽贵族

B. 削弱王国势力

C. 增加税收

D. 实现民族交融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查看答案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