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

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

A. 设立六部替代中书省

B. 设立殿阁大学士来辅助施政

C. 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

D. 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为了弥补相权被废后形成的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的权力真空,设立了殿阁大学士来辅助施政,故B项正确;六部没有替代中书省,故A项错误;宦官不可能弥补相权被废后形成的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的权力真空,故C项错误;特务机构充当监察机构,也不能弥补相权被废后形成的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的权力真空,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秦朝的太尉

B. 唐朝的中书省

C. 宋朝的通判

D. 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简史》指出,明朝“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宰相制度的废除

B. 内阁制度的建立

C. 科举制的实施

D. 三司制度的推行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查看答案

在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表明宋代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地方权力削弱

C. 君主专制加强

D. 监察制度完善

 

查看答案

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由此可知,唐朝谏官

A. 主要的职责是秉笔直书

B. 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

C. 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

D. 凌驾于皇权之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