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
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
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白银资本》载“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这表明东南沿海
A. 农业经济转型
B. 传统手工业受冲击
C. 经济地位上升
D.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这体现出
A.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B. 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 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D. 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下侧信息概括了中国某朝代的部分特征,这时期应是
A. 唐代
B. 明代
C. 元代
D. 宋代
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 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B. 文献史料真伪难辨
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 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