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所建立起来的邦联比大陆会议更为有效,但仍然不足以解决北美13个州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一“共同难题”是指
A. 经济交流障碍重重
B. 在国际上没有地位
C. 没有赋予中央权力
D. 无统一的邦联政府
有学者指出:“在专制时期,国王是权力的重心;专制制度消灭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19世纪开始,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到20世纪,只有下院才是真正的权力机构,其他两个部分已沦为陪衬了。”英国权力重心转移说明英国
A. 民主权利获得保障
B. 民主色彩日益浓厚
C. 国家政局很不稳定
D. 内阁占据重要地位
1689年10月,英王威廉接受了国会提交的《权利法案》,1701年,威廉又签署了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定的《王位继承法》。这表明英国
A. 民主力量空前壮大
B. 代议制度基本成熟
C. 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 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罗马法规定:河流两岸土地的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可供公众使用,如行路、拉纤、停泊、系缆、晾晒渔网等。这表明罗马法
A. 随意剥夺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B. 调解了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C. 保护帝国内一切自由民利益 D. 严格规范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梭伦改革中有“解负令”,克利斯提尼时,外来移民对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经过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能获得公民权。二者的共同作用是
A. 减轻了公民经济负担
B. 扩大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C. 缓和与外邦人的矛盾
D. 增强雅典的军事文化实力
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A. 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 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C. 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D. 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