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史料记载:“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

(题文)史料记载:“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A. 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B. 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A 【解析】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规定,敕令须经中书门下审议。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未经中书等省议定,直接发出诏令,故刘袆之拒绝。这一现象反映了该制度下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查看答案

春秋争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 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B. 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 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 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查看答案

(题文)《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结盟国

D. 联姻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

——汪士铎《乙丙日记》(: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

(2)基于“于事稳便”的考虑,唐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3)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三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