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

(题文)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A. 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 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 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D. 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南方国民党人和北方军阀都对舆论宣传非常重视,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舆论宣传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同时舆论宣传只是对战局有影响,但不能左右战争进程;B选项错误,材料只提到“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未体现出社会群众真正的认识,同时该选项陈述过于绝对化;D选项错误,不能通过北方军阀的口号“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就得出南方国民党人的口号不能被群众认知,依据所学相关所学可知,南方国民党人的宣传在人民群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据下表可以推知

A.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是近代机器化大生产的示范和刺激下的产物

 

查看答案

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末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B.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 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D. 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查看答案

(题文)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称:“政府不再解决问题——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如果政府就是问题本身,而社会就不存在,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政治家的任务就是搞清什么对个人最好。”这一论断

A. 是对经济大危机的反思

B. 是针对“滞胀”现象的反思

C. 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做法

D. 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 “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查看答案

(题文)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 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 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 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