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

有人说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其中在第二个周期出现的战略性调整是

A. 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 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D. 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周期是指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美之间逐渐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故D项正确,C项排除;A项是1942年1月,排除;B项是1946年签订的,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掌握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等控制权以后,充分利用这些“喉舌”、“工具”或“武器”,对重大政治事件,统一由中央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由此可知,新中国

A. 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

B. 开展了文化普及教育工作

C. 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

D. 实行新闻自由的方针政策

 

查看答案

据下表信息可以推断出,抗战胜利后

法币发行与物价指数表

年月

法币发行额(亿元)

发行指数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

重庆批发物价指数

1937.6

14.1

1

1

1

1945.1

10319

732

885

1405

1946.12

37261

2642

5713

2688

1947.12

331885

23537

83796

40107

1948.8

6636946

470705

27000

1551000

 

 

A. 财政危机主要由国民政府腐败引起

B. 纸币发行增长幅度超过了物价涨幅

C. 物价的上涨必然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D. 财政金融危机对国民政府的统治有瓦解作用

 

查看答案

聂荣臻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该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该战役是由哪只军队发动的

A. 八路军

B. 新四军

C. 十九路军

D. 二十九军

 

查看答案

1925年,李大钊在《农民与土地》一文中指出:社会的变革,若不动员工人、农民这些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中国庞大的农民群体一旦组织起来,为革命奋斗,那革命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这表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理论探索已经趋于成熟

B. 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C. 试图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探寻社会变革道路

D. 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中“促使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