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

(题文)“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D.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两个对立的阵营导致朝鲜问题没有局限在朝鲜范围内,也没有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其原因是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影响了朝鲜问题,故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依据题干“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知,朝鲜有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故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查看答案

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 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 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 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查看答案

“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 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

B. 加强联合国在其中的作用

C. 旨在推动经济区域一体化

D. 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查看答案

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

A. 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B. 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

C. 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

D. 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

 

查看答案

1983年,邓小平说:“要实行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这表明他

A. 坚持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

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倡导两党间进行对等谈判

D. 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