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振商”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了1904~1911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10年,日本和美国的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15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酢,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

——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封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简称贸促会)于1952年5月应运而生。1956年4月,国际商会亚洲与远东事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委员会邀请了台湾商会代表,贸促会副秘书长舒自清向会议提出抗议,并且决定不参加会议。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以及亚非等国建立和发展了民间贸易联系,同意大利、智利、奥地利的有关组织相互在对方首都都设立了商务代表处。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商会或工商会,同已与中国建交各国的贸易团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商会“继续为国家的外交、外经贸战略服务”。

——摘编自成亚曼《新中国商会外交的特点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民国初年的民间经济外交相比,新中国成立后商会外交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1)特点: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组织性增强,活动方式多样,规模日益扩大;民间经济外交与国家政府外交相结合;民间经济外交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任意2点即可)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推动;美日民间经济外交的影响。(任意3点即可) (2)变化:外交地位由屈辱抗争到相互尊重,争取共同发展;外交对象由西方国家到整个世界,走向开放包容。 意义:国家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推动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任意2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和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商会外交的变化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可以根据对材料中的“1915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的分析概括,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形成原因应当联系所学,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美日民间经济外交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与民国初年的民间经济外交相比,新中国成立后商会外交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贸促会副秘书长舒自清向会议提出抗议,并且决定不参加会议”“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以及亚非等国建立和发展了民间贸易联系”“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商会或工商会,同已与中国建交各国的贸易团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对国家外交的影响、经济文化交流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 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 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 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

B. 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

C.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查看答案

(题文)“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D.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查看答案

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 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 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 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