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多“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

《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多“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该记载说明

A. 知识分子不问政事

B. 文武双全的人很少

C. 当时人民体质赢弱

D. 选官存在严重弊端

 

D 【解析】 题意反映了南北朝士大夫能力低下,但不能说明他们不问政事,故排除A项;南北朝时的士大夫多文不成武不就,而不是文武双全的人很少,故排除B项;士大夫能力的低下并不能说明当时人民体质赢弱,故排除C项;“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的人占据高位,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应该存在严重弊端,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称为“八股文”。鲁迅说:“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这体现了明清科举制度

A. 在评分上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客观性

B. 已经基本丧失了选拔人才的社会功能

C. 严重阻碍了当时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

D. 逐步摆脱了传统儒家圣贤思想的束缚

 

查看答案

1911年8月10日,中国“海圻”号巡洋舰抵达纽约。1912年5月回到上海后“海圻”号应升起的国旗应该是

A. 大清王朝的龙旗

B.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 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 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查看答案

八七会议决定:“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农民”;“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还认为,“必须……反对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由此可知,八七会议

A.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未完全成熟

B. 完全符合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C. 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

D.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查看答案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 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 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