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从1953年起,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78年,国家又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
B. 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变革
C.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农村副业获得了大发展
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A.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 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乡村工作。争取政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这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党性教育
A. 强化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侧重提高普通党员的军事水平
C. 强调各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
D. 注意结合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
下图漫画,反映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史实它表明
A. 国民大革命进入高潮
B. 国民大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的团结
C. 国民大革命即将彻底失败
D. 国民大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分裂
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萃孝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C.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A. 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 “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 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