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低关税或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19世纪末,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帝国应该建立共同的关税,以保护帝国不受到外来竞争的危害。这个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自由贸易长期以来已经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受到两大党的共同维护。1903年张伯伦公开宣布他主张建立保护性关税,并辞去殖民大臣职务。不久,他建立“关税改革同盟”,大力宣传关税改革思想,掀起声势浩大的关税改革运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40%。当时上千名经济学家反对这种经济上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最后对美国也会不利,但胡佛认为此法符合美国民族最高利益。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主张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挑起关税战产生的国际影响。

 

 

(1)背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国内市场受到冲击;美德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影响:各国相互报复,致使世界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加深了危机程度,使世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更长;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解析】 (1)由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低关税或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可以得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由材料“19世纪末,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帝国应该建立共同的关税,以保护帝国不受到外来竞争的危害”可以得出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国内市场受到冲击,为保护本国经济,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德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也冲击了英国的地位,迫使英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2)结合材料“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可知美国的关税战引起各国的报复,加剧了各国的矛盾,导致世界贸易额下降,而世界贸易额的下降也加剧了经济危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断变化的皇帝新衣,皇帝的本质是不变的(Frank)。实际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就是国际的,它的产生不是一个单独的来源,而是全世界,十分国际化的诸多因素,激烈碰撞随机耦合,是前世界体系裂变的结果,所以产生是国际的,结果也是国际的。”

——张木生《改造我们的历史观》

依据材料中有关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自拟一个主题,根据所学的世界历史的有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形成紧密的逻辑结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现日本社会变革具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革命被改良所取代。明治维新使近代日本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使之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并跻身列强之林。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在德川幕府版籍奉还、王政复古的前提下进行的,近代日本构建起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但正如幕府成立以来万世一系的天皇一直都没能真正掌权一样,近代的日本天皇也没能成为决策的真正核心,先是藩阀、后是军阀,控制着近代日本的政军大权。……日本除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在政治法律制度上创立起近代国家框架。另外,在构建教育体系和转变思维模式上,日本也做了不少功课。……日本在古代曾吸收中国文化,实施和魂汉才的改革开放路线。近代以来,汹涌的西化大潮让日本无力抵挡,要想摆脱被殖民化的厄运就必须与列强为伍,并导入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为此,必须排除作为虚学的理学,由西方的实学取而代之。明治政府的一些高官和智囊对于西方文化也是来者不拒并极端发挥,……西化派的极端做法遭到传统派的抨击,国粹派诞生并主张恢复日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标准。

——王屏《近代日本社会变革的内在逻辑》

材料二  一般认为,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给清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危机。在这个事情之前,清政府对国内的统治还相当稳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还远没有成气候,暴力革命的主张不得人心……新政的前几年,还未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主要涉及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废科举兴学堂、倡办实业等方面,当然,政府部门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外务部的设立。这些措施大都得到执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比戊戌年只打雷不下雨的改革要实在很多。

从1905年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宪政,政治改革被提上日程。统治阶层的想法其实很明确,就是既想迎合人们改革的呼声,又能保证皇权的延续巩固。考察团回国给慈禧报告,当然也尽可能捡好听的话讲,以打消她对立宪的犹疑;为皇家利益计,清政府自然选择德式君主立宪制为模板,开展预备立宪。……1908年光绪和慈禧的先后离世,使得这个改革的变数大增。……之后登台的载沣等人,甫一掌权,就开始自掘坟墓。罢免袁世凯,收军权,就是第一步臭棋。之后跟着上,铁路国有、皇族内阁,终于将清王朝的气数掐断。本来,宪政的方向是要限权、分权,但他们做的却是抓权、集权,完全背道而驰,而且做得火急火燎,极不高明。这样做的唯一效果是使1860年代以来支撑了清王朝半壁江山、一直对清王朝保持忠心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与清廷离心离德了。

——摘编自360百科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日本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不同?并谈一谈由此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1960年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第三世界产油国,为维护本国石油利益,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国际能源机构,展开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这表明20世纪后期

A. 经济领域出现“冷战”状态

B. 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利益维护

C.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D.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 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 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D.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查看答案

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

A. 反对自行调节

B. 主张干预经济

C. 抨击经济改革

D. 相信自由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