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六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

公元前六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

A. 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

B. 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 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 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

 

D 【解析】 依据材料“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及“晋国……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可知这反映了“卿族”等新兴势力的上升,故D选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分封制度的弊端初步显现,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兴势力取代旧贵族的势力,与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无关;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只能表明礼乐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能表明其荡然无存,完全被破坏;因此正确选项为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

(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查看答案

元朝在全国划分十个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的开始,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查看答案

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成为秦汉以后历朝沿用的选官制度。

 

 

查看答案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该是御史大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