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对多党制议会政治从推崇走向失望,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对多党制议会政治从推崇走向失望,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

中国的政治走向,由此孙中山

A. 支持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

B. 振兴实业,壮大民族资本

C. 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

D. 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北伐

 

C 【解析】 1917年和192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两次护法运动,是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结果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总结失败教训,认识到国民党组织涣散,并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决定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故C正确;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组织涣散,决定改组国民党,护法运动失败并非孙中山决定振兴实业的原因,排除B;1926年北伐开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1年11月,袁世凯面谒各国公使,探询其对中国政体选择的意向。各国公使“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该材料说明

A. 各国对清廷已普遍失望

B. 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

C. 列强同情理解中国革命

D. 革命已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以后,从“商业救国”思潮发展而来的“实业救国”呼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辛亥革命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这反映出

A. 社会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盼

B. 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

C. 发展近代实业环境不断恶化

D.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查看答案

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黄震的见解,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要破除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必须回归经学。顾炎武

A. 意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 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C. 促进了乾嘉考据的兴起

D. 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识

 

查看答案

唐朝时,将来自域外的深肤色奴隶,统称为昆仑奴(黑奴)。昆仑奴少数来自东非,多数来自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和南亚印度洋地区。昆仑奴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很常见,他们身体强壮,老实听话,深受贵族富商欢迎。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昆仑奴大多通过陆上丝路进入中国

B. 唐朝时中国已经参与海上贩奴活动

C. 昆仑奴主要集中在城市手工作坊劳动

D. 昆仑奴现象是唐朝高度开放的体现

 

查看答案

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

A. 劳动力极其缺乏

B. 社会等级森严

C. 徭役比较繁重

D. 厉行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