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正式颁布,其内容是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这一规划
A. 是“大跃进”运动在科教领域的产物
B. 表明国家重点发展同防科技的主要宗旨
C. 与国家科技教育实际存在若一定差距
D. 反映了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
下列毛泽东思想或著作的产生与其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民革命时期
B. 《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时期
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解放战争时期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A. 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 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 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 “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在1910年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
A. 西方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 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 有识之士追求民主进步
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A. 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B. 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C.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