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 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 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 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 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 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康熙皇帝1661至1722年在位,英国国王威廉三世1689至1702年在位。下列关于这两位同时期的君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前者设立军机处,后者设立责任内阁
B. 前者实行君主专制,后者实行君主立宪
C. 前者直接处理国政,后者“统而不治”
D. 前者受到丞相牵制,后者受制于议会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知
A. 班固有农商皆本意识 B. 汉朝废弃重农抑商政策
C. 士农工商等四民平等 D. 重农抑商政策顺于民心
秦始皇廿八年(前(219)琅邪刻石列举了“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对秦朝列侯、伦侯的设置理解正确的是
A. 恢复了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C. 封侯拥有世袭统治权
D. 应是无封地的名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