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的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体现了因人设法,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符合题意,正确。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符合法制精神,不是《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C选项错误,主权在民的思想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不是《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D选项错误,实行民主宪政,推翻专制统治,符合民主法治的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是“东亚文化圈”或东亚古典文明的源头,在历史上形成了以朝贡贸易和册封体制为特征的中华帝国。虽然中国很早就有以汉文化为中心的“天下”观念,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却形成很晚。下列历史事件中,对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

C. 百日维新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题文)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 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 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查看答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查看答案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 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 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 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查看答案

康熙皇帝1661至1722年在位,英国国王威廉三世1689至1702年在位。下列关于这两位同时期的君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前者设立军机处,后者设立责任内阁

B. 前者实行君主专制,后者实行君主立宪

C. 前者直接处理国政,后者“统而不治”

D. 前者受到丞相牵制,后者受制于议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