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要将来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诸君都是四万万人的子,都应该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孙中山所说的治国,是指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包括均富);而平天下,则是发扬“济弱扶倾”的传统理念,帮助其他被压迫民族谋求各自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孙中山所说的“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把道德范围的东西放在知识范围中来探讨,认为应该先从个人的内省与自我完善做起,讲究自身的文明修养,然后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孙中山沿袭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家族是国家的基层团体,由家族而宗族而国族,合群图强然后才能讲民族主义,而且只有先恢复民族主义才能讲世界主义。二是力图以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他曾经明确指出:“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摘编自章开沅《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大同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阐释大同思想的背景。

 

(1)以中国的道德和平统一全世界;先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再帮助其他民族谋求独立;由个人自省到民族主义再到世界主义;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2)孙中山对中国国情和西方文化的考察与深入认识;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孙中山大同思想的主要内容要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用中国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帮助其他被压迫民族谋求各自的独立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孙中山阐释大同思想的背景主要从政治方面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兴起,思想方面三民主义的发展以及孙中山的个人努力即孙中山对中国国情和西方的考察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8年2月23日,美、英、法三国副外长在伦敦举行会议,邀请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参加会议,使之变成西欧六国的会议。6月7日发表会议公告:三国政府对曾讨论过的一切问题,都取得了一致的“建议”。其主要是:双占区和法占区之间将采取协调经济政策的措施,共同管制它们之间对外贸易;召开德境西占区的“制宪会议”,由各州总理指派代表参加,起草“基本法”(即“临时宪法”);美、英、法三国继续占领德国西区,西区必须接受“占领法规”;西德参加“马歇尔计划”;在德国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鲁尔区实行国际管制,决定设立由伦敦会议参加国的代表组成的国际管制机构,管制鲁尔的煤、焦炭和钢的分配。

——摘编自杨泽伟主编《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分析伦敦会议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会议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至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卫生观念的传播对近代化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

外国

鸦片战争后,开设宗教、西学等课程的西方教会学校在中国出现。

19世纪60年代,京师同文馆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机械学校等出现。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

19世纪30年代,普鲁士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公立中小学教育体系。

1848年,法国教育部长卡诺向国会提交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改革方案。

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出版《教育论》,提出以科学为主的课程体系

1895年,盛宣怀创立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仿造西方学校体系,分为初、中、高级,具有近代三级学制维形。

1898年,梁启超、经元善创立上海经正女学,兼修中西学科。

1898年,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文,设立京师大学堂。

19世纪中后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全人教育”理念,指出民族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类的废墟之上。

19世纪下半叶,在曼彻斯特等城市涌现了私立的、男女均可入学的新大学。

1899年,英国成立教育委员会,初步完成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20世纪初,清政府公布了第一个近代中国学制“癸卯学制”;随后又废除科举制中国学制“癸卯学制”;随后又废除科举制度,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提出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23年陶行知与晏阳初等倡导推行平民教育,关注农民和乡村的教育问题。

1906年,法国教育家涂尔干指出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为工业经济输送技术工人,二是通过文化传递整合社会,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与儿童心理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新教育运动”,代表人物有爱伦、罗素等人,关注妇女、儿童、平民,注重教育民主化、品性化。

1924年英国发布《哈多报告》,“人人受中等教育”的理想模式被广为接受。

 

 

——根据周采《外国教育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整理

上表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外教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后,以中华或中国为对象和标志的传统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某一君主、某个具体王朝的认同,还开始表现为对超越朝代的具有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认同,也带有传统政治治理模式长期得到继承发展,各个大一统王朝统治核心思想得以延续,统治中心地域大体不变,疆域或缩或扩、交叠更替,作为臣民的各族却因之不断融合壮大、反复结为一体的治理圈之政治趋同与认同特征。

材料二: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一体认同意识或观念的萌生和发展,明确强调中国境内各族人民作为公民或国民的平等身份,并依托在新的现代共和国形势上的民族共同体之整体性和统一性。这一观念的形成乃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压之下,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入和直接影响下,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现实运动之中对于其当下和未来共同命运、前途、历史的感知和体验过程;更是其对彼此之间长期形成的历史联系和一体性演化趋势不断自觉和深化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由“先知先觉”的认知、揭示、启发、倡导、鼓吹,得到全民广泛认同的发展历程。另外,是西方和近现代“民族”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族类”“大一统”“正统”等观念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中国各民族长期以来不断融合的历史之延续与创造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国“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

A. 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

B. 凯恩斯主义左右了产业变革

C. 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D. 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