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在宗教气息浓郁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教和《圣经》精神的,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这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改革家
A. 主张重建信仰权威
B. 主张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C. 倡导安贫乐道理念
D. 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会的原则
在古希腊人看来,人体是造物主最完美的杰作,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位主神几乎都是有着黄金比例的俊美裸体形象——男性神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健美匀称;女性神各个婀娜多姿、丰腴饱满、光彩照人。这说明古希腊
A.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B. 宗教信仰意识比较淡薄
C. 认为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D. 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1957年,毛泽东说:“知识分子中间,大多数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但不一定相信马克思主义用它来指导创作的就更少了。所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不能强制人家接受。”为此党中央
A. 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B. 在知识分子中间开展整风运动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 发动知识分子开展上山下乡
1937年,国民政府中央经济行政机构编制由3684人减至1561人,精简率达58%。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口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这一调整旨在
A. 适应全面抗战的需要
B. 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
C. 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
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A. 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B. 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C. 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D. 是否拥护袁世凯
洋务运动后期,破“夷夏之防”,“师夷长技”,“礼失求诸野”这类矜持口吻,渐渐不大用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西文化交融使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 西学东渐使国人对外部认知日趋客观
C.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基础
D. 洋务派重视西方器物使中西间差距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