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
A. 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
B. 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
C. 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入社会的下层
D.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 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 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 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 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 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 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 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材料关于“中体西用”的评价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体西用”包庇封建主义,反映地主阶级的腐朽性
B. “中体西用”冲破传统阻力、为传播西学打开了缺口
C. “中体西用”拒绝政治改革,改革失败不可避免
D. “西学”逐渐取代“中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 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 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C. 社会的价值取向趋于统一
D. 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社会地位
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A. “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
B.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
C. 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
D. 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