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梁启超首次提出地方自治的设想,“故为今日计,必有腹地一二省可以自立,然后中国有一线之生路。”这表明地方自治的设想是
A. 民族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B. 梁启超救国思想出现重大转折
C. 戊戌变法改革措施的延续
D. 应对列强瓜分狂潮的救国策略
下面两图是19世纪中后期晚清进口洋棉、洋纱、洋布情况变动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洋纱和洋布进口量持续呈上升趋势
B. 洋布价格变动与进口总量趋势完全不同
C. 洋纱进口总量与价格变动完全一致
D. 洋棉进口总量增加,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
唐朝中期,学者杜佑在《通典》中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材料反映出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
A. 教化不修动摇封建秩序
B. 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
C. 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
D. 重农抑商阻碍经济发展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 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 封建政府抑商政策的负面效应
D.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
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在唐朝选官制度中,除科举制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考试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做官的唯一标准。”据此可推知
A. 科举制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
B. 士族门第的特权有增无减
C. 科举制初立时考虑协调政治矛盾
D. 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 提倡民本
B. 呼唤仁爱
C. 强调理性
D. 倡导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