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3编欧亚大陆文明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1500年)内容的目录摘编
比较两份目录,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他试图通过国有化、结构改革以及经济计划,使国家有效地干预国民经济活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戴高乐表示,“国家的最高使命在昨天是作战,而今天是生产。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天能否强盛取决于经济。……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
1946年法国宪法宣布“所有一切已经具有和将要具有为全民服务或事实上具有和将要具有垄断性质的财富和企业必须全部成为全社会的财产。”此后,法国国有经济继续向其他行业和领域渗透,创建了大量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公司和公私合营企业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的宏观调控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指导更有力。从1947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先后实施了11个经济发展计划。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法国的国有企业大多组建成集团,中央政府只管理总公司,分公司由各集团自行运营,以提高管理效率。
——摘编自唐逸如《法国二战后国有化浪潮解密》
材料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凡属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事业,均应由国家统一经营。”1951年,国家开始实行棉纱统购;1953年10月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计划供应;以后统购统销扩大到粮、棉、食油、糖、烟、茶、生猪、桐油、木材等农副产品。……实际上是通过工农产品间的价格“剪刀差”为工业生产汲取了大量的农业剩余。
——摘编自王橙宇《60年中国经济曲折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法国经济“国有化浪潮”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中国的统购统销政策,并指出中法两国经济建设的不同点。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
A.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
C.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
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这反映了当时
A. 美国有意停止对欧洲的援助
B. 美国不愿意为北约承担更多责任
C. 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经济
D. 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
与联邦众议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截然不同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这种选举方式
A. 协调了南北方的利益
B. 抑制了民众对政府的影响
C. 违背了权力制衡原则
D. 消解了联邦与各州的矛盾
古希腊各城邦在宗教节日期间举行的各种祭祀、娱乐、竞技和饮宴等活动,使古希腊人心中充满了对神的感激和作为城邦公民的自豪感,增强了城邦的团体凝聚力。材料旨在说明
A. 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 宗教活动不利于民主发展
C. 公民是希腊城邦的主体
D. 宗教在城邦中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