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在阿提卡地区颁布法典,刻在16块白色旋转木板上,史称《...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在阿提卡地区颁布法典,刻在16块白色旋转木板上,史称《阿提卡法典》,内容包括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进工商业发展等。这一法典

A. 基本满足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要求

B.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C.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熟

 

B 【解析】由材料“内容包括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进工商业发展等”可以得出,所述为梭伦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分配的信息,A不正确;C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作用;D是伯利克利改革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A. 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 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 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 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查看答案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 吏治渐趋清廉化

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 官员日趋专业化

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33年,国民政府为衔接浙赣线与沪杭线拟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任工程处处长。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工程直到1934年勉强凑齐经费才开工。……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江底流沙厚41米。对此,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1937年9月及10月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这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同年底战局恶化,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大桥自通车至炸毁,尚不足3个月,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

——据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之下。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1912年上半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组建了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1912年10月,巴尔干同盟对土宣战。盟军在民族解放和独立目标的鼓舞下痛击土军,土军溃败,1913年5月战争结束。战争使巴尔干各族摆脱土耳其的压迫,但半岛各国因领土问题矛盾加剧。……1913年6月,欧洲大国出于自身利益怂恿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组建的联军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7月,保加利亚在联军的进攻下宣告投降。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罗马尼亚等国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同盟国,这些都成了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两次巴尔干战争中,飞机开始用以实施轰炸,装甲车和无线电技术大量使用,这些对现代机械化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俄)扎多欣、尼佐夫斯基《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的巴尔干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