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A. 折射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B.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人才基础
C. 标志着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阶段
D. 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特点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制思想已经被根除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 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用意仅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则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这一变化说明
A. 对儒家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
B. 西方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C. 思想认识受社会政治的影响
D. 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
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帮而追随于洋鬼,然李鸿章认为他是当世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郭嵩焘)为最。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
A. 以历史亲历者标准来衡量
B. 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
C. 置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
D. 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
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 小篆
B. 行书
C. 楷书
D. 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