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
A. 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
B. 自下而上解放思想的弊病
C. 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
D. 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
经济的异变与政治的异动都会引发社会思想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新儒学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都属于这种思想变化。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体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的诉求和对传统思想的批判
B. 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C. 都崇尚贤人治国的开明君主统治模式
D.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诉求
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不仅创立了《时务报》,而且创新了报刊文体,力求文字通俗易懂。这反映了维新派
A. 致力于文艺创作的革新
B. 认为民众是维新的力量
C. 注重营造维新思想氛围
D. 意识到了维新的急迫性
1900年一份对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地区5所教会女校的课程调查显示,5校共设的课程有圣经、国文、算术、地理、世界历史;其中有4所开设了天文、生理、音乐、体操课程;有2所设置物理、化学、英语课程;有l所设有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人文地理、代数几何和卫生课程。这说明
A. 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 教会教育有利于妇女解放
C. 教会办学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文化侵略
D. 新式教育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这反映了宋代
A. 绘画水平日趋下降 B. 市民文化日渐兴起
C. 经济题材画占主导 D. 画家多是经商的人
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A. 追求神韵
B. 尚意
C. 重视法度
D. 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