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 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 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 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A. 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 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 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厦门大学教授徐国栋说:“在谢沃拉、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作者意在说明
A. 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
B. 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
C. 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
D. 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
985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该做法目的是
A. 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B. 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C. 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
D. 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
A. 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
B. 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
C.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D. 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